新生儿黄疸的病因
发布时间:2018-11-16 11:42 浏览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出生后普遍患有的新生儿病症之一,是由于新生儿肝脏功能尚未成熟,因此吸收胆红素能力较差,且新生儿的肠内菌较少,加上肠道的蠕动能力较差、吸收能力也不好从而造成许多新生儿出生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痘症状,那么都有哪些原因引起新生儿黄疸?
1、生理性黄疸
这是新生儿生育发展过程中特有的现象,由于胎儿在宫内低氧的环境下,血液中的红细胞生成过多,且这种红细胞多不成熟,容易被破坏,新生儿出生后,造成胆红素过多,约是成人的两倍;另一方面,由于新生儿肝脏功能不成熟,,使胆红素代谢受到限制,造成新生儿在一段时间内出现黄疸现象。
2、病理性黄疸
1)、溶血性黄疸
此类黄疸是由于亲子血型不同而产生的,以AOE溶血最为常见。以母亲血型为O、胎儿血型为A或B最多见,且造成的黄疸较重;其他如母亲血型为A、胎儿血型为B或AB;母亲血型为B、胎儿血型为A或AB较少见,且造成的黄疸较轻。
2)、阻塞性黄疸
一般情况下,若新生儿胆道出现畸形现象,如胆道堵塞等,则会出现该型黄疸。其表现为:出生1-2周后(有的新生儿会达到3-4周)出现该症状,且病情加重,甚至大便变黄,或出现类似陶土样白色。
3)、母乳性黄疸
母乳中含有可抑制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的孕二醇,这就大大降低了人体对胆红素的代谢能力,从而造成新生儿皮肤和巩膜的黄染。其特点是:生理性黄疸达到巅峰值后,新生儿继续出现该黄疸现象并有持续加重趋势,哺乳后尤其加重,停止哺乳后黄疸现象有所减轻,但恢复哺乳后依旧加重。该类黄疸不会引起新生儿身体不适,也不会影响食欲,故对新生儿健康并无大碍,可暂用牛奶或奶粉代替母乳喂养,待病情有所好转再喂宝宝母乳。
4)、感染性黄疸
此病症是由于肝细胞被细菌所感染,导致代谢能力下降。其中,病毒感染大多发生于子宫内,以巨细胞病毒和乙肝病毒最为常见,其他感染有风疹病毒、EB病毒、弓形体等,较为少见。细菌感染容易产生败血症黄疸。此类黄疸持久不退,或退后复发,周而复始。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因此要严密监控新生儿黄疸指数,宝妈及家属要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若您有疑问欢迎在线咨询一对一交流或者是拨打深圳万丰医院24小时【健康热线:0755-89893333】电话咨询。